關于阻尼器的原理
關于阻尼器的原理:利用阻尼特性來減緩機械振動及消耗動能。作用:使自由振動衰減的各種摩擦和其他阻礙。
阻尼器的主要部分是由鋼索懸吊的兩個各重約150噸的配重物體,懸掛在90層(395米處)。當強風來襲時,該裝置使用傳感器來探測風力大小和建筑物的搖晃程度,并通過計算機經由彈簧、液壓裝置來控制配重物體向反方向運動,從而降低建筑物的搖晃程度。其運作原理就像身處搖晃小船上的人,將身體朝小船晃動的反方向移動,來取得平衡。如果強風從北面刮來,配重物就好比一個巨大的“鐘擺”擺向北面,使風阻尼器會產生一種與風向相反的力量,從而化解建筑物的搖晃程度,抵消強風對建筑物的影響。使用了這一裝置之后,能把強風加在建筑物上的加速度降低40%左右,這樣一來,即使遭受強風襲擊,建筑內的人也基本感覺不到建筑物的搖晃。另外,風阻尼器也可以降低強震對建筑物、尤其是建筑物頂部的沖擊。
阻尼器在航天、航空、軍工、槍炮、汽車等行業中早已應用各種各樣的阻尼器(或減震器)來減振消能。從20世紀70年代后,人們開始逐步地把這些技術轉用到建筑、橋梁、鐵路等結構工程中,其發展十分迅速。特別是有五十多年歷史的液壓粘滯阻尼器, 在美國被結構工程界接受以前,經歷了大量實驗,嚴格審查,反復論證,特別是地震考驗的漫長過程。